都说晶科科技户用光伏系统好用,有用过的吗?

去年5月上市之初,晶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晶科科技”,601778.SH)凭借超过300个光伏电站、3吉瓦(GW)的装机容量,被称为“民营光伏电站第一股”。

《碳中和日报》注意到,上市以来晶科科技徒有规模效应,盈利能力并不理想,2020年报业绩大变脸,净利润持续下滑,至2021年一季度陷入亏损。且高负债、现金流一直很紧张,让晶科科技体会到现实的“骨感”,股价相对高点已近腰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年里,晶科科技为了及时止损,开始频繁变卖电站资产,已将28家子公司或项目公司出售。随着光伏产业进入“零补贴”时代,靠政府补贴的光伏企业被拔去“奶瓶”,晶科科技在市场竞争冲击下显得岌岌可危。

晶科科技的主营业务有两块,一是光伏电站运营,二是光伏电站EPC,也就是自己运营电站和帮人建设电站。2020年的主营收入35.24亿元中,光伏电站运营占比81.78%;光伏电站EPC占比18.22%。

但从去年年底开始,让市场人士瞠目结舌的是,晶科科技疯狂甩卖作为核心的电站资产,一路“卖卖卖”不可自拔。

第一次是2020年12月5日,将其持有的安陆盛和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出售给湖北能源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对价为2373.40万元。

第二次是2021年4月30日,将其持有的鄱阳县晶科电力有限公司100%股权,出售给山东水发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对价为28041.29万元。

第三次是2021年5月22日,将其持有的左云县晶科电力有限公司和江苏旭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出售给湖北能源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对价合计为46761.73万元。

第四次是2021年7月8日,全资子公司晶科电力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宜兴品和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宿州盛步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和宿州晶海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各100%股权,出售给湖北能源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对价合计为12533.74万元。

据《碳中和日报》统计,晶科科技这四次出售电站资产,累计获利达8.97亿元。要知道晶科科技去年一整年的扣非归母净利润才4.15亿元,短短7个月内,光靠卖电站已经是一年利润的两倍之多。

频频甩卖电站究竟事出何因?第一次出售时,晶科科技在公告中解释称:“为改善资产结构,回笼资金,降低国补拖欠对公司的影响。”之后三次,晶科科技统一表述为“为持续改善自持电站的结构和收益质量。”

《碳中和日报》关注到,晶科科技频繁出售电站,可能与光伏补贴减少直接相关。近年来,吃了多少政府补贴,直接影响公司的业绩水平。2020年晶科科技共收到国家电费补贴回款1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2%。可以说,晶科科技一直极度依赖补贴生存。

但经过多年发展,新能源补贴已逐步收窄。至2021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自2021年起,中央财政不再补贴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和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

随着光伏产业进入“零补贴”时代,昔日依赖补贴的晶科科技无疑被断“奶瓶”,不得不选择在卖电站“节流”的基础上增加“开源”。

值得注意的是,晶科科技一边对外出售电站资产,一边还在募投新光伏发电项目。今年4月,晶科科技发行30亿元可转债券,所募得资金将新建5个光伏发电项目,预计新增光伏电站装机容量584.3MW。

上市之初,晶科科技被炒作为“民营光伏电站第一股”。但近几年来,晶科科技业绩连续下降,不仅与市场对其的期待相差甚远,且在整个光伏行业高景气度的背景下,这份下滑的成绩单显得格外“扎眼”。

显而易见,自2019年起,晶科科技的营收和利润便开始走向下坡,2020年的业绩相较2018年已完全“腰斩”。

对于2020年业绩下滑的原因,晶科科技在其财报中解释道:“因天气和疫情限电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2020年公司完成发电量3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41%。同时,主要受疫情影响,公司光伏电站EPC业务受订单获取、施工进度及并网时间延迟影响,EPC业务收入同比出现较大程度下滑,导致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中国光伏发电量达2611亿千瓦时,较2019年增加了3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6%,行业优异的表现更反衬出晶科科技的尴尬。

等到2021年一季度疫情缓和,晶科科技却又受到组件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导致其业绩却进一步下挫。净利润亏损1.1亿元,同比变动-356.34%;营业收入7.06亿元,同比变动-0.24%。

据《碳中和日报》分析,目前市场留给晶科科技的盈利空间相当有限。从收入端来看,近年来国内光伏电价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从成本端来看,光伏组件的采购成本占电站投资的比重较大,因此光伏组件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公司的营业成本。

而今年在硅料供需不平衡、价格波动的影响下,光伏组件价格随之水涨船高。据梳理,1-7月,光伏组件价格一路走高,1月份最低价格在1.48元/W,7月份已涨至1.725元/W。业内专家预测,在需求激增的情况下,下半年组件价格回落或无望。

业绩不佳同样表现在股价方面。在经历过上市阶段的暴涨后,晶科科技股价最高达到10.52元,之后便整体呈现震荡下跌态势。即使在碳中和概念热炒的情况下,公司也未被二级市场充分关注。截至2021年8月9日,收盘报价6.07元,较高点已接近“腰斩”,较发行价也相去不远。

《碳中和日报》注意到,晶科科技业绩下滑,或许与自身护城河较浅,同时对研发投入过少有关。

2020年,晶科科技的研发费用仅为508.7万元,同比上年还减少28.1%,占营收比例为1.42%。2020年年报显示,其通过公司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占无形资产余额的比例为0%。这对于一家同期收入达到35.88亿元的光伏科技企业来说,科技含量过于稀少。对比A股光伏板块,2020年每家企业平均投入研发费用2.04亿元,晶科科技仅有平均水准的2.5%。

光伏发电行业作为我国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近年来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加剧竞争。随着平价时代的到来,国家五大发电集团等国企开始大举进军光伏行业,阳光电源、通威股份、正泰电器等民营上市公司也纷纷投入大量资金进入光伏发电领域。越来越多类型的公司在光伏发电领域兵临城下,晶科科技的护城河却实在太浅。

此外,在补贴滑坡、电价下降、原料上涨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晶科科技开始陷入资金流转不畅、财务成本增加的困境。

根据2021年一季度,晶科科技的资产负债率为63.17%,总负债为187.74亿元,均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其中,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和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超过60亿元。

大量债务让晶科科技的财务费用高居不下,并进一步侵蚀利润空间。2018年—2020年,公司的财务费用分别为9.46亿元、9.56亿元和8.41亿元,占当年营业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3.39%、17.90%和24.83%,财务费用远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

《碳中和日报》注意到,晶科科技还有大量隐形债务。其7月9日公告称,又为4家全资下属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3.1亿元。根据公告,截至2021年5月31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为人民币约137.92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比例为124.59%,其中,对控股子公司的担保余额为人民币约118.53亿元。

控股股东的资金链亦十分窘迫。截至目前,控股股东晶科集团质押公司5.12亿股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60%,占公司总股本的18.52%。对于高比例的质押原因,晶科集团明确表示为主要用于前期贷款置换以及投资需要。

光伏平价时代下, 晶科科技能否扭转颓势,还需时间检验,《碳中和日报》将会持续关注。

  12月9日,()受邀出席第17届中国太阳级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CSPV)。晶科科技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标准化委员会专家谭奇特在“光伏系统创新技术”分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最低LCOE下的中国光伏电站容配比设计分析”的主旨演讲,提出提高容配比是降低光伏发电成本的有效方法,合理的容配比系统设计方案可助力实现光伏电站最优LCOE。

  晶科科技设计研究院院长 谭奇特

  谭奇特在演讲中介绍了国外容配比的行业现状,同时分享了晶科科技在参编国家标准GB50797《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修订容配比的过程、研究案例及最低LCOE下容配比的分析等干货。他表示,提高容配比不仅可补偿电站损耗、延长发电时间、降低度电成本,并且到一定比例后,结合储能系统后可有效平滑光伏项目出力曲线。

  去年10月《光伏电站系统效能规范》(NB/T )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正式全面放开容配比,该规范也将容配比限制提高到最高1.8。谭奇特对此表示,容配比“松绑”适应了光伏平价时代的要求,对于提升组件需求、降低光伏电站度电成本、加速光伏平价上网具有重要意义。

  谭奇特进一步指出,增加容配比的方式有补偿超配、主动超配等。其中采用直流侧增容的设计,将是未来光伏电站扩大容配比的最优选择,也是目前行业呼吁依据交流侧容量理光伏电站指标、放开直流侧容量限制的最核心方式。

  “光伏容配比也并非越高越好,企业仍需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优化。每个项目都应根据其太阳能资源禀赋、土地及建设条件、单双面组件、跟踪支架应用等因素综合模拟分析,以寻求最优方案。”谭奇特如是说。

  针对各种不同场景的电站,晶科科技目前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优势,从市场察、技术研发、系统模型设计、方案应用等方面进行技术升级,用定制化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助力光伏电站实现系统最优LCOE。

  随着光伏平价上网时代全面来临,技术革新无疑是复杂场景下实现最优收益的可持续推动力。作为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全能先锋,晶科科技未来将结合AI平台持续加大系统技术革新探索与研究,为客户提供“高质效、更友好”的电站产品,为实现全生命周期最优LCOE提供技术支撑,为加速零碳时代的到来持续输出创新思维。

  CSPV:CSPV是我国硅材料及光伏发电方面最重要的学术会议,自200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十届,通过展示国内外在硅材料、太阳能电池、光伏辅材、发电系统应用、检测认证和装备等光伏产业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技术高层、产业领袖政府代表及业内人士打造一站式交流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晶科光伏电力有限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