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盈说法 | 最高法:微信聊天记录可作证据微博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微信聊天记录可作证据聊天记录为什么删除后还能被恢复
可正式作为打官司的证据!
(编注:但是应当提交原件)
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巳于2019年10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77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 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依据12月26日公布的决定,今后微信聊天记录可作证据微博聊天记录可正式作为打官司的证据
根据该决定第十四条规定,电子数据包括下列信息和电子文件:
网页、博客、微博客等网络平台发咘的信息;
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信、通讯群组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
用户注册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电子交易记录、通信記录、登录日志等信息;
文档、图片、音频、视频、数字***、计算机程序等电子文件;
其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信息
第十五条 当事人以视听资料作为证据的,应当提供存储该视听资料的原始载体
当事人以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应当提供原件电子数据的制作者制作的与原件一致的副本,或者直接来源于电子数据的打印件或其他可以显示、识别的输出介质视为电子数據的原件。
最高法修改了一个重要司法解释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光明日报发文称在我国司法实践中,陆续出现了以微信聊天记录可作证据微博聊天记录等作为证据进行裁判的案例此次决定的颁布,标志着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正式在司法解释中确认了微信聊天记录可作证据微博聊天记录的证据地位
得知此事后,网友却吵开了……
有不少网友表示支持:网络上本就该谨言慎行!
也有网友点赞法律的与时俱进👍:
有网友认为这样可以解决涉网络暴力纠纷的证据问题:
但也有网友质疑,聊天记录造假或账号被盗怎么办
对于微信聊天记录可作證据微博聊天记录可作证据,你怎么看
以上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编辑:罗伊璠)综合“最高人民法院”公众号、光明日报(记者靳昊)、微博等,仅供普法参考
为什么手机上的聊天记录删除后还能被恢复
去年四月,某地纪检委官方微信聊天记录可作证据公众号发布信息称在一起办理省纪委监委指定专案中,从谈话对象处提取到一组被删除的微信聊天记录可作证据聊天记录“手机上的聊天记录删除叻,还能被提取吗”消息一出,引起了人们对于聊天记录隐私是否会被微信聊天记录可作证据收集的担忧对此,微信聊天记录可作证據方面再次发文回应称用户对报道的理解有误,司法取证技术是从手机设备本身的存储系统中恢复并再次重申,不会留存聊天记录并鼡于其他用途
以下为微信聊天记录可作证据当时回应此事的公告原文:
为什么手机上的聊天记录删除后还能被恢复?
近日一则消息让夶家都绷紧了神经:
“2018年3月,某省市国家机关在办理某指定专案中从谈话对象处提取到一组被删除的微信聊天记录可作证据聊天记录,調查人员根据此条线索变换谈话思路使谈话对象心理松动,交代问题推进专案审查调查工作……”
不少用户朋友对信息中的“从谈话對象处提取到一组被删除的微信聊天记录可作证据聊天记录”有所误解,而消息中称提取被删除的微信聊天记录可作证据聊天记录其实嘟是通过司法取证技术从手机设备本身的存储系统中恢复的。
相信有些朋友可能用电脑时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不小心把一些重要文件删除了用一些数据恢复软件就可能把文件找回来。而手机也是一样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恢复被删除的数据,比如聊天记录数据
腾讯安全專家TK也解释道:不止是各种即时通信APP的聊天记录,手机上的文件、通讯录、短信、通话记录、记事本、日历等等也都一样即使删除掉也嘟可能恢复出来。
同时有一个技术领域叫司法取证,其中对手机的取证是很重要的研究方向有大量公开的论文可以查阅。国内一些取證工具也已经可以支持对几十种即时通信APP进行取证。
- 微信聊天记录可作证据不留存任何用户的聊天记录 聊天内容只存储在用户的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上。
- 微信聊天记录可作证据不会将用户的任何聊天内容用于大数据分析
- 因微信聊天记录可作证据不存储、不分析用户聊天内容的技术模式 ,传言“微信聊天记录可作证据会存储用户聊天内容”纯属误解
请大家放心,尊重用户隐私一直是微信聊天记录可莋证据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我们没有权限、也没有理由去看你的微信聊天记录可作证据。
转自:每天学点法律知识
声明:本公众号文章版權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凡本公众号注明“来源:XXX或转自:XXX(非本公众号)”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內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注明,若因故疏忽造成漏注,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聲明的最终解释权。